中国运动鞋服市场长达十几年的“国际双雄”坐庄格局,这次终于被安踏打破了。
3月22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踏”或“安踏集团”)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宣布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8.9%至493.3亿元,逼近500亿关口。营收规模连续十年保持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第一的同时,在国内市场不仅轻松超越阿迪达斯,与耐克也仅一步之遥。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货兴起、新疆棉事件、中国文化自信、“双奥”高光时刻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中,以安踏为代表的中国品牌,逐步实现了从一味模仿国外品牌,到独立自主崛起,再到超越引领的转变。此次安踏在中国市场上超越阿迪达斯,无疑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笔,吹响了中国品牌反超国际品牌的最强音。
超阿迪追耐克,安踏各项数据抢眼
2021年,安踏集团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在大基数基础上,营收仍同比大涨38.9%至493.3亿元,连续8年保持增长,全年平均日销1.35亿元,约等于同期阿迪达斯中国的1.44倍,李宁集团的2.19倍,特步集团的4.93倍,与耐克中国的差距仅有3个百分点。专业人士分析,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速对比,安踏集团将于今年在营收规模上完成对耐克中国的超越。
另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安踏集团2021年国内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同比上涨了1个百分点至16.2%,排名由2021年的第3位上升至第2位,超越占比14.8%的阿迪达斯中国,与耐克中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除收入外,安踏集团2021年的其他主要财务指标也可圈可点。经营溢利(营业利润)涨20.1%至109.89亿,首次突破100亿大关;股东应占溢利大涨49.6%至77.2亿,两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彰显强劲的产品盈利及运营管控能力。此外,自由现金流入同比大增56.5%至103.7亿,年末现金储备同比大增42亿至245.8亿;负债比率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至21%,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持续加强。
事实上,安踏的弯道超车早有踪迹可寻。去年“双11”,安踏在天猫平台成交额就首次超越所有国际品牌登顶。而在时间维度上看安踏集团的增长速度,则更让人惊叹——从2021年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以来,安踏仅用六年时间就迎来500亿关口,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17%。
两大品牌引领,三条曲线齐头并进
营收规模再上新台阶的背后,是安踏集团旗下两大品牌形成的两条增长引擎双轮驱动。数据显示,2021年,安踏收入同比增长52.5%至240.1亿,斐乐收入同比增长25.1%至218.22亿。欧睿数据显示,依托安踏、斐乐两大品牌,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前5大品牌中,安踏集团独占2席。安踏品牌无论是收入还是市场份额,依旧领跑国产运动品牌,而斐乐也仍然保持了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高增速。
两大品牌的表现是什么水平?安踏与斐乐两大主力品牌收入均站上200亿级别,放眼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目前同时拥有两个收入30亿美元以上品牌的企业,只有安踏集团和拥有范斯Vans及北面(The North Face)的美国威富集团。
两大引擎给力的同时,安踏集团新的增长极也逐渐显露,集团旗下其他品牌收入同比上升51.1%到34.94亿。以迪桑特、可隆体育为代表的户外品牌群,作为该集团面向未来的第三增长曲线强势崛起,展现出良好的高速上升势头。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李宁以往对多品牌运营的惨痛教训,以及特步集团正着手的多品牌运营策略,安踏集团已经在斐乐、迪桑特等品牌运营中得心应手,充分验证了其多品牌孵化运营能力和提前布局小众市场细分赛道战略的成功。
而在“下一代”消费者的市场上,安踏主品牌也为未来品牌增长赢得了先机。欧睿数据显示,安踏儿童在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的所占份额达2%,领先耐克儿童(1.8%)与阿迪达斯儿童(1.6%),继续巩固了其中国儿童运动鞋服市场领导者的优势地位。
回归运动,专业推动品牌向上
2021年,咨询公司艾睿铂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消费者偏爱国产运动服饰品牌,而 2021 年这一比例仅为61%,这说明消费者更加喜爱国产品牌了。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新消费创业成为最火的领域,在食品、饮料、服装等多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众多新消费品牌。
本文地址:/wlyx/186540.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上一篇:新消费企业如何打造品牌力?